close
「黃台之瓜,何堪再摘。 」
風口浪尖之時,李嘉誠終於公開表態。 不過8個字背後的含義是耐人尋味的,很多人搞不懂「超人」是在說什麼。
實際上,李嘉誠的態度很簡單,他希望局面能夠穩定,另外從他發聲這個行為來看,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信號——話說那麼多躲在背後賺錢的富豪有幾個敢公開表態的?
從這點來說,李嘉誠的擔當是符合他「首富」身份的,說李嘉誠的態度是一種風向也未嘗不可。 隨著李兆基、鄭裕彤等老一輩豪傑的退去,「二代」們的表現是大為不如的。
2016年,李嘉誠就曾引用過「黃台之瓜,何堪再摘」,這個典故出自唐代「章懷太子」李賢,因為武則天步步緊逼,李賢就用《黃台瓜辭》——「種瓜黃台下,瓜熟子離離。 一摘使瓜好,再摘令瓜稀。 三摘尚自可,摘絕抱蔓歸」——以詩勸誡,希望武則天不要太過分,饒了他的性命。
「應以何身得度者,即現何身而為之說法」,91歲的李嘉誠用心良苦,「不要讓今天的激情,成為明天的遺憾。 」也是語重心長。
其實,我們不要低估了李嘉誠,但也不要太高估了李嘉誠,從本質上說,李嘉誠就是一個純粹的商人。
或者說,李嘉誠一輩子追求的就是財富上的成功。 他連續15年蟬聯華人首富寶座,無疑是證明了他賺錢的能力非一般人可及。
聽其言看其行,李嘉誠的邏輯是很簡單,利益至上,你看他去英國「買買買」,從基礎服務到房地產,仍然追求的是穩健的收益。
而任正非也在英國花費鉅資買地,做的卻是建廠搞高科技,這不僅僅是企業路線的不同,更是企業家思想和性格的不同。
眾所周知,任正非不喜歡金融、房地產這類生意,在他看來,儘管搞這些可以賺快錢、賺大錢,可畢竟是花哨的「鋤頭」,種不出莊稼來。
人,畢竟是要吃飯的。
任正非追求的是理想,如果僅僅是為了賺錢,以華為的影響力,搞地皮建樓賣輕而易舉,可這樣的錢有什麼意義呢? 任正非害怕的就是這種「歪風邪氣」污染了華為的價值觀,從而讓華為一蹶不振。
事實證明,蓋樓蓋不出一個強大的中國,如果沒有強大的科技和實業支撐,房地產規模宇宙第一又如何? 不過是個海灘城堡、空中樓閣而已。
為了賺錢還是為了理想,這是完全不同的兩條路線,用現在時髦的話說,「基因」不一樣啊。
李嘉誠考慮的是百年之後的財富傳承,任正非考慮的是華為的基業長青,這是根本上的差別。
一個為了家族繁衍,一個為了事業延續,兩者是不同的層次。
當然,李嘉誠和任正非都是非常成功的企業家,兩人代表了中國企業家的不同階段,他們都登上了各自的頂峰。 在以前,人們都是以李嘉誠為代表的房地產首富為偶像,畢竟是財富英雄。
而從這兩年開始,人們已經洞悉了財富的真相,不以賺錢多少論高低。 國家的實力,企業的價值,還是要有自己的真東西,真正的競爭力還是要靠華為這樣的企業。 所以,任正非又成了人們的英雄。
往大一點說,兩人代表了兩種經濟導向,幸好外界的壓力和刺激讓我們終於認識到了科技創新才是前途。
如果企業還是陷在金融和房地產裡自嗨,那真成了黃台之瓜——「人為刀俎,我為魚肉」了。
世易時移,今天的國家、企業競爭已經是實打實的核心競爭力之爭,容不得一點虛誇。
以李嘉誠為代表的傳統富豪路線:艱苦創業,攫取財富,功成名就,子孫傳承...... 已經是過時了。 話說,彈丸之地,還能再出一個開廠子做貿易變首富的傳奇嗎?
而以任正非、華為為代表的企業家,又是另一種路線:凝聚團隊,利益他人,靠科技創新立足,最終是牽引世界前進,為社會做貢獻。
「玻璃大王」曹德旺曾表示很反感拿自己跟李嘉誠比,他說自己不搞房地產,他也不是為了賺錢而活著。
所以,沒有孰是孰非,李嘉誠與任正非沒法比較,也用不著比較。 -----(老方愛蘋果)
來自: http://mypaper.pchome.com.tw/au1819/post/1379505508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